从“雪花屏”到4K超高清,从单向广播到双向互动,大悟县的电视机信号升级正以“技术跃迁+服务优化”的双轮驱动,重塑乡村视听生态。这场升级不仅关乎画面清晰度,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数字化使命。
特点一:技术迭代“三级跳”
大悟县的信号升级经历了“模拟-数字-高清-超高清”四步跨越。2024年前,县域内仍有部分村落使用模拟信号,抗干扰能力弱,遇雨雪天气易出现雪花、杂音。随着广电总局“标清清零”行动推进,大悟县全面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化改造,信号传输从“铜缆时代”迈入“光速时代”。目前,全县行政村广电5G网络覆盖率达100%,城区家庭已普及4K超高清机顶盒,可观看央视4K超高清频道、湖北卫视高清频道等20余个频道,画面分辨率达3840×2160,是传统标清的8倍。
特点二:内容服务“私人订制”
信号升级的核心是满足多元化需求。大悟县广电网络推出“时移+回看+点播”功能,打破传统电视“你播我看”的模式。村民可通过遥控器一键回看7天内的节目,或点播电影、电视剧、农技讲座等内容。例如,三里城镇茶农通过点播“茶叶种植技术”专题片,学习病虫害防治方法,提升茶叶品质。此外,智慧广电平台还接入政务服务模块,村民可查询医保政策、办理低保申请,实现“看电视”向“用电视”的转变。
特点三:应急广播“一键直达”
作为国家首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试点县,大悟县将信号升级与公共安全深度融合。目前,全县建成“省-市-县-乡-村”五级贯通的应急广播体系,覆盖17个乡镇、300余个行政村。通过广电5G网络,应急信息可同时推送至电视、手机、户外大喇叭,实现“多终端联动”。2025年汛期,大悟县利用应急广播发布暴雨预警、避险路线等信息,覆盖人群超20万,为群众转移争取宝贵时间。此外,应急广播还拓展至农技推广、生态保护等场景,例如,在春耕时节播放土壤墒情预报,指导农户科学灌溉。
特点四:产业赋能“数字纽带”
信号升级为乡村产业插上“数字翅膀”。大悟县依托广电网络打造“三农”创作者大会,通过高清直播带货,将茶叶、板栗等特产推向全国市场。2024年,当地茶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40%,智能屏成为连接田间与餐桌的“数字桥梁”。同时,智慧广电的物联网功能应用于农业监测,例如,在风电场、光伏电站安装摄像头,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设备运行数据,助力“华中风电之都”优化能源结构。
特点五:适老化改造“温暖人心”
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的特点,大悟县在信号升级中融入适老化设计。广电网络推出“简易模式”,将遥控器按键从30个精简至8个,支持语音控制,老人只需说出“看新闻”“回看昨天的节目”等指令,即可快速切换内容。此外,机顶盒内置“一键求助”功能,老人遇到突发情况可长按红色按键,系统自动拨打子女或村卫生室电话,并发送定位信息。这些细节设计,让科技更有温度。
从“看得见”到“看得好”,再到“用得上”,大悟县的电视机信号升级,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缩影。它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,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数字化动能。未来,随着8K超高清、VR/AR等技术的普及,乡村视听体验将迎来更多可能。